编织搜救密网,守望神舟逐梦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宋磊心中藏着一个愿望。“什么时候能亲手摸一摸刚从太空返回的神舟飞船,感受一下它的
2023-05-05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宋磊心中藏着一个愿望。
“什么时候能亲手摸一摸刚从太空返回的神舟飞船,感受一下它的温度,那就好了。”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二十二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负责人,宋磊的愿望看似不难实现,实则不然。
该团队成立于1995年,主要承担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返回舱搜救定位装备研制和载人飞行保障任务。20多年来,一代代队员在任务背后提供技术支撑。他们的工作是守望神舟飞船,但只可望不可及。
任务中,他们分布在搜救回收各个岗位。有人搭乘搜救直升机和汽车赶赴飞船落点;有人跟随搜救船提前部署在数千公里外的海上应急溅落区,在风浪中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无功而返”最让人欣慰
在二十二所内部,大家沿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将他们称为“921团队”,这令他们十分自豪。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我们团队全程参与搜救回收,创造了多项纪录。”二十二所所长、党委书记陈欣宇说。
1997年,该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搜救用车载短波定向仪样机,1999年11月21日该设备成功找到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2001年,他们研制出我国首台船载定向仪,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海上应急溅落区搜索返回舱提供了关键手段。
发射阶段是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如果火箭在点火升空以及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飞船将在逃逸塔牵引下迅速与火箭分离,启动应急返回程序,以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为此,每次载人飞船发射,都要沿飞行弹道部署应急搜救力量,最远的海上应急溅落区位于距我国5000多公里的太平洋上,来回一趟需要20多天。
李蕤在921团队中主要负责海上保障,每次执行海上任务,他要将设备装在搜救船顶最高处,并按操作规程测试、标校,每天在规定时间开机检查,保持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有次执行任务时遭遇台风,李蕤吐到胃出血,一个多星期吃不进东西。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他一样也没落下。
团队中的“老大哥”张永宏对李蕤遭过的罪深有体会。从参与神舟一号任务至今,张永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海上任务,不过应急搜救的情况从未出现。一次次“无功而返”,倒让他很欣慰。“用不上我们最好,说明发射顺利,这比什么都重要。”他说。
不断加快创新脚步
返回舱着陆回收是载人飞行任务成败的关键。在最短时间内发现返回舱、迎接航天员,是着陆回收任务的重中之重。
“发现243信号”,这是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的一条口令,相比“感觉良好”“北京明白”等“网红”口令,它不受公众关注,但对于921团队却至关重要。
“当返回舱冲破‘黑障’、打开降落伞时,就会发出243信号,这意味着飞船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宋磊说。此时,定向仪设备就能顺着信号找到返回舱,紧紧“盯”住它并发出报告:243信号跟踪正常。
从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开始,着陆回收任务中加入了空中搜救力量,但当时使用的机载定位装备只能依靠进口。2008年,921团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机载超短波定向仪研制零的突破。是年进行的神舟七号返回舱回收工作也首次变为空中搜救为主,地面处置为辅。神舟七号飞船缓缓下降、搜救直升机在周围盘旋的一幕,成为让人难忘的经典画面。
如今,机载定向仪已成为搜救回收任务的关键核心装备,每一个元器件、每一行代码,都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不仅定向精度更高、探测距离更远,而且通过对交叉极化、虚拟极化技术的攻关,可以根据电磁波信号判断返回舱的着陆姿态。在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中,该团队的多台机载、车载定向仪表现优异,为东风着陆场首次在极寒、暗夜条件下完成回收任务发挥了关键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