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悦读】李镇西:我听余秋雨
其实有时候还谈不上是学术批评,而仅仅是指出他在知识上的错误,有些错
2023-06-22原创:李镇西 来源:镇西茶馆
上世纪 90 年代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我确实被迷住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废墟》《笔墨祭》《西湖梦》《都市良知》……这些篇章我都向我的学生推荐。讲教材上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时,我给学生们印发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当时给学生推荐的书,除了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还有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李辉的《风雨中的雕像》……
毕竟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散文界的主流还是杨朔式的风格——《茶花赋》《荔枝蜜》《泰山极顶》等“借景抒情”“托物咏志”的文章,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不止一代人。 当然不是说那个年代只有杨朔散文——确实不是,其实从1979年思想解放运动后,散文就远不止“杨朔”一家了,但我刚才说的是“主流”,至少在中学语文教材和讲坛上,“主旋律”还是杨朔以及类似杨朔风格的文章。
(资料图片)
在这个背景下,余秋雨散文以一种别样的风格打动了我。
不过,当时也有人批评他的散文太“做作”,太“装腔作势”。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感觉,比如,我特别明显地感到他散文语言的雕琢痕迹。当时我同时在读的季羡林、张中行等老先生的散文,他们质朴自然的行文风格更让我喜欢。但我很理解也宽容余秋雨散文的“雕琢”。我想,就像国画有写意与工笔一样,不妨把余秋雨散文看作是国画中的工笔吧!
如果说最初读《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我只是对余秋雨的文章比较欣赏的话,那么读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后我对他这个人有了几分敬意。他为了考察欧洲文明,从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历时6个月,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他还历经四万公里,考察并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至少在我有限的视野中,我没有看到当代第二个中国文人如此“行者无疆”。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后来围绕余秋雨有许多新闻和传闻,有的与文学有关,有的无关文学,我对他的了解自然也更丰富——不仅仅是从他写的文章中了解他,还有媒体报道出来的他的一些言行以及各种“说法”。
关于余秋雨的争议从来就没有断过。有的是源于他文章中的语言瑕疵,有的是来自他文章所涉及的学术观点,这都很正常。这样严肃的批评或商榷,我想,余秋雨应该表示欢迎。
当然,还有类似“秋雨含泪”的一些非文学和非学术事件,或赞扬,或抨击,舆论场上各执一端的评论,铺天盖地。无论闹得多么沸沸扬扬,我认为也算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有些尖酸刻薄的挖苦和咬牙切齿的攻击,就很不正常了。有一个段子流传至今:说是某地扫黄打非时,在“小姐”身上查出了三样东西——口红、避孕套和《文化苦旅》。编这段子的人大概是以不读《文化苦旅》而自以为高雅吧?但如此讽刺文化,却与高雅甚远。
还有人拿他的个人生活说事。从一个人的离婚入手,抨击其人格,在中国往往会赢得广泛的“民意”,因此几乎无往而不胜。其实,最说不清楚或者说最不好判断是非的,就是一个人的私生活。对余秋雨“生活作风”我无法评论,因为我不了解情况。但即使——我说的是即使——如有人所说他是“喜新厌旧”,这和他的文章恐怕不能完全混为一谈。一个医生有婚外情,这当然是不道德的,但你不能因此否认他精湛的医术;一个油腻的老厨师吃年轻女帮手的“豆腐”并插足其家庭,这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你不能否认他做的菜就是好吃。我这里的类比可能不一定精准,但逻辑是一样。虽然古人提倡道德文章的统一,所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但毕竟“文”和“人”能浑然一致者古今中外寥若晨星。更何况,关于余秋雨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还仅仅是很难证实的传闻。
网上还有一些人,以贬低余秋雨为时髦,为“深刻”,为“博学”……诸如“余秋雨的作品糊弄中学生还行,现在看来索然无味”“我读初中时特别喜欢读余秋雨,现在想起来都脸红”之类的评论比比皆是。在网上匿名写这样文字的人,除了获得一种自我陶醉的优越感之外,就是让读到这些“优越”文字的人情不自禁发出几声“呵呵”。仅此而已。
我好久没读余秋雨的文章了,至少20年吧!最近我晨练,戴上耳机听喜马拉雅,无意中听到了《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感觉真的很不错。
余秋雨的音色并不浑厚圆润,普通话也不太标准,所谈的中国文化的确都是常识,但总的收听人次到达了六千万。 足见这个“不过是常识”的音频节目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在我看来,这个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凝练精辟的勾勒、独到深刻的理解和形象生动的表达。
第一,凝练精辟的勾勒。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浩瀚无涯的学术海洋,要把它讲清楚还真不容易。太学术太抽象,不但让听众感到索然无味而且云里雾里;太通俗太具体,则可能将丰满浑厚的中国文化史碎片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余秋雨在这方面显示了他坚实的学术功底和超强的概括能力。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将4200年中华文明的主干勾勒得一目了然,也将围绕主干的纷繁枝叶梳理得秩然有序。他不追求面面俱到,却能够抓住重要的人物和关键的事件,将一个时代或朝代的文化特征和风貌呈现出来。
比如他对宋朝文化,就用“一位文化全才、两位文化高官、三位战乱诗人”来描绘与概括。一位文化全才,指的是苏东坡;两位文化高官,指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三位战乱诗人,指的是李清照、陆游和辛弃疾。余秋雨通过对这个文化代表人物的讲述,拎起了整个宋朝的文化骨架,而且他的讲述,既有条分缕析的理性评述,也有声情并茂的情感抒发,既有高屋建瓴的大事叙述,又有探幽发微的细节描摹,让人对宋代文化的脉络一目了然,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文化功底。
第二,独到深刻的理解。
这里的理解,指的是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根据其理解得出的观点。关于文化,显然有许多学术观点并不统一,也不可能统一;关于中国文化,更是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同样永远都不可能统一。这种现象恰恰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关键是,持论者的相关理解、观点和论述,是否能够有理有据,能够逻辑自洽?
我认为,余秋雨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解说,也许会有专家学者不同意,但站在余秋雨的逻辑思维角度,他是能够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的。而且在我看来,他的一些观点不乏独到深刻。
比如,他对文化的定义,至少说服了我。查阅《辞海》,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两百多字,抽象而晦涩。而余秋雨的定义只有一句话:“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连标点也不过32个字,却解释得通俗而通透。
再比如,在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国文明排第几?余秋雨首先提出了成熟文明的三个标准:第一,有没有青铜器?第二,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制度?第三,有没有创造文字?按照这三个标准,他对世界四大文明的排序是: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及中国的文明。中国虽然排列第四,却是延续至今而且依然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文明。
又比如,在谈到中华文明长寿的原因时,余秋雨总结出八点:地大人多,从不远征,追求统一,严于秩序,简化思维,淡化竞争,防范极端,实行科举。当然,他也概括了中华文化尚存的三个缺点:缺乏公众意识,缺乏实证意识,缺少法治意识。
这些观点当然还有讨论的空间,比如余秋雨在谈到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一的“追求统一”时,引用了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说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统一,是长江、黄河这两条大河需要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政府,否则任何一段水域都会被控制。我想到了非洲的尼罗河和欧洲的多瑙河,都流经十多个国家,怎么没有“统一的政府”呢?至少,用这这个地理生态的原因来解释中国统一是缺乏说服力的。
但总体上说,余秋雨关于中国文化的见解还是富有新意且站得住脚的。
第三,形象生动的表达。
说余秋雨是当代散文大家,这个评价是不过分的。
以文化为内容的文章,自然会显得厚重,一般的作者可能不一定能够驾驭,但余秋雨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听他的音频,和读他的文章一样,总能感受他到的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和挥洒自如。
他不用学术的阐述而以文学的解说,让“文化”这个高深而浑厚的主题朴素而富有诗意地走进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里。
我看到网上曾有人嘲笑他:“至少余秋雨还是懂排比的,适合中学生作为造句的范例。”虽然是挖苦,但余秋雨的确很擅长运用排比句式,将一些抽象的观点形象而富有感染力地表达出来。
比如:“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这段话是余秋雨对“成熟”的哲思,而这种思想穿上排比句的外衣,便有了一种语言的美感。
当然不只是排比句的运用,余秋雨还特别擅长拟人。比如,他谈到1900年6月22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说中国文化走过了几千年之后,似乎终于走到了死亡的边缘,几乎快要灭亡,但五天后,西北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一个伟大的唐代突然出现在当代人眼前,几乎同时,甲骨文又在北京正式被发现。对此,余秋雨充满感情地说:“这个濒死的人,先听到自己青年时候的歌声,又听到自己童年时候的歌声,终于扶着一根棍子慢慢地站起来了,这就是当时中国文化的形象。”
听到这里,我想所有的听众,很难不心潮澎湃,不感慨万千,不对伟大而悲壮的中华文化充满由衷的敬意。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者,能够走出书斋以这种方式向大众传播普及中国文化的常识,余秋雨功莫大焉。
当然,我也得实事求是地说几句我对余秋雨的遗憾,这份遗憾在三十年前初读余秋雨时就有了。那就是余秋雨对别人严谨而严肃的批评,缺乏与他学术地位、学者身份相称的气度和风度。
当然,对那些无聊可笑的闲言碎语,自可一笑了之,不予理睬;对那些人身攻击的诽谤,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但是,对学术批评呢?如果也不屑一顾,是不是就有点缺乏大家风度了?其实有时候还谈不上是学术批评,而仅仅是指出他在知识上的错误,有些错误连我都看出来了——当然,我估计可能是笔误,但即使如此,余秋雨表示一下歉意,感谢一下别人的指正,然后改正文中被人指出的瑕疵,这是多简单的事儿啊,一点都不丢面子的,然而我没有看到余秋雨这样做。
相反,我在音频节目中,不断听到余秋雨对批评他的人进行反击,当然,这种反击是以解说文化的方式来为自己辩解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说那些“诋毁”自己的人,“后来经公安查证,都是讹诈”,是为了向他索要“封口费”。有没有这样的人?我想是有的,但所有“指责”“谴责”“声讨”你的人都是为了“封口费”吗?这真是让我无话可说,我甚至不相信是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说出的话。
另外,我还想说说我在听余秋雨“中国文化课”时所产生的某些不适。虽然这种不适感,与我同时拥有的舒畅感、收获感相比,仅占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而且只是我的主观感受,但我还是想说出来。
这个不适感就是,余秋雨在讲述中,每每情不自禁地喜欢用类似于“作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作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高校院长”为自称,还喜欢说他某次在某地演讲,听众如何如何多,比如有一次在美国演讲,“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这样的表达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当然,他说的应该是事实,但这种自我介绍和描绘,与他说的文化内容并没有直接关联,习惯性地在“我”前面,加上“作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之类的状语,就让人感到有自我吹嘘之嫌。我想,余秋雨这么大的学问,已经让人肃然起敬了,还需要用这样的表达来为自己加分吗?
有一部分内容,余秋雨概括提炼得非常棒,就是“君子人格”和“小人类型”。但讲着讲着,他会绕到自己的经历上去,特别爱说自己受小人之害的例子,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巧妙也很痛快的“发泄口”了。我听的时候,真的有点为余秋雨惋惜——他的格局与气度,离他所称道的君子还是有些距离的。
我想到了流沙河先生,他同样是一位中国文化大师。他所遭受的人生挫折和打击,恐怕远不是余秋雨所遇到的“诽谤”能比的,但我和先生接触的过程中,从没听他抱怨过别人一句,相反,他不止一次真诚地说年轻时也很“左”,也错误地批判过别人。我也听到过关于他的一些负面传闻,不知真假,但沙河先生从不解释,更别说“反驳”了。一切风轻云淡。这才是大家风范。
由听喜马拉雅平台中余秋雨的“中国文化必修课”,联想到当年读他的文章,再联想到了几十年来围绕他的种种“说法”,我浮想联翩,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文字。我的话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绝对都是我从心底发出来的。
人无完人——这当然是一句套话,却是真理。余秋雨也不是完人,因为某些我认为的弱点,他更显真实而亲切。虽然对他的一些说法,我有一些“不适感”,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余秋雨学问的佩服。这是真心话。
2023年6月15日早晨,于深圳亿民平安国际大酒店